民办高校是当今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天地
蒲果泉
有人认为:民办大学的主要作用在于解决办学的经费不足。如果真是这样,现在民办大学应该关门大吉了。因为民办大学十几年下来,充其量不过为社会提供了几千个亿的办学资金。而目前我们国力之强大,动辄一来就是几万个亿投入来拉动经济。民办教育投入那点小钱,解决得了什么“办学经费不足”?
实际上,民办教育在当前教育界的作用,犹如民营企业几十年前在中国经济中的作用一样,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又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几十年前,经济体制改革之初,以温州的苏南模式为代表的民营经济,引起全国瞩目。经过一番激烈的交锋之后。得到了国家的肯定和支持。当时的民营企业,不仅对改善人民生活、丰富市场供给、提供更多就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而且培育了中国的市场经济,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所以说傻子瓜子年广九之类的人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开路先锋。
今天,在中国计划经济的最后一块堡垒:高等教育中引入市场经济:民办大学,同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民办大学对满足广大民众对高等教育多层次、多样化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教育资源稀缺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其更为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在于它打破了中国几十年公立大学大一统的局面,顺应了世界教育发达国家的公、私立大学并存的办学潮流,形成了多元化的办学格局,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深入,全面的改革,意义极为深远。
多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受苏联模式的影响,长期按计划经济的思维办学,积弊甚重。钱学森教授临终之前的“钱学森之问”一语中的,撕破了皇帝的新衣,震撼了整个教育界,也震撼了全社会。各种指责、各种荐言、各种理论、各种解释如潮水般涌来,教育界当然也在积极行动。主管部门下达了一系列关于教育改革文件,大有重头收拾旧山河的气势。但是公立学校还是那样的体制,还是那样的观念,要改谈何容易!
民办大学是当今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天地!在这里,没有旧体制的羁绊,新体制可以畅行无阻;在这里,没有老观念的禁锢,新思想可以深入人心;在这里,没有“老资格”从中作梗,新一代的教育家可以大展鸿图。
我在“论体制优势”一文中,对民办大学和公办大学在办学的几个主要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民办大学在办学条件的其他各方面都比公立大学相差甚远。唯有一项可以比其优越的就是:制度优势。这种优势可以把一分钱当成一元钱来花,所以可以大大弥补民办大学的资金劣势;这个优势还可以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从而解决民办大学教师问题;这个优势可以以崭新的观念、务实的态度办学,从而解决民办大学品牌问题。
总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民办企业就是凭着这唯一的优势,在中国经济、社会中一路凯歌,成就了当今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格局。中国的民办大学必须凭、也只有凭这个优势,才能展示其生机与活力,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朵奇葩。
我们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十年前办学之初,就是以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者、探索者的姿态来设计、实施我们办学工作的方方面面的。正如我在“梦想”一文中所说:“从办学思想到组织机构,从教师队伍到学生管理,从教材到教法,以及基本建设、后勤管理,总之一切的一切,我都绝不照搬任何一所大学的固有模式,不仅不照搬国内的,更不(也不可能)照搬国外的。”“取其精华,弃其糟泊”是我们学习他人的基本方法,而邓小平关于教育的三个面向才是真正指引我们前进的灯塔!”
我们天府学院“大类招生,任选专业”,“全校范围的双语教学”开全国大学之先河,至今已实施十年!我们的“矩阵形教师组织”和“牛津式学生片区组织”,同样在全国大学的组织机构设计中绝无仅有,解决了大学组织结构“弹性生产线”问题,为大类招生、任选专业提供了组织保障。
我们的“一个头脑,两个工具”是小平同志三个面向思想在我院工作中的具体化,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财经特点。我们按“多元智力理论”来看待学生,是对传统以分数线划分人才等级观念的反动,是我们“权拿三本做起点,誓把一流当目标”的理论基石。
我们在教学工作中提倡“赏识教育”和“狩猎场理论”,具有鲜明的人本主义特征,它以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为基础,符合当代世界教育改革潮流。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大力推广“雅典式教学方式”,打破了枯燥沉闷课堂教学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教学中难以改变的“满堂灌”和“一言堂”问题。
我们提出并广为实施的“以学生职业生涯为目标、以综合能力提升为导向、以知识学习为载体”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同样在中国大学中绝无仅有。它从根本上明确了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能力之间辩证关系,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指明了方向。
长期以来,我们按照、“因材施教”原则,实施分层教学,我们深信三本学生中同样有优秀的创新型、研究型人才。对这些学生我们采用“项目启动式”,“科研助理式”教学方法,取的显著效果。一大批学生短短几年内就成为行业翘楚。一些学生在本科期间就参加了国际学术会议。
经过十年的探索实验,我们已经总结出“三大理论十九大措施的独特天府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我院“教书育人八大理念”,以及我们天府学院的“十八大办学特色”。
在后勤、基建等工作方面,我们也是创意无限:例如我们认为传统大学的食堂,是时间和空间的大集中模式,造成了人、财、物的巨大浪费。我们反其道而行之,按时间和空间大分散的方式设计我们的食堂运行模式,创造了小食堂办大伙食的奇迹,节约了数以千万计的资金。又如我们的学生公寓,按照后勤社会化原则,采用卖出去又租回来的模式,在仅仅一年多的时间集中了上亿资金完成了上万学生的公寓建设,实现了“缺钱也要办教育”的神话。
我们用产、学、研一体化的模式,投资数亿元,在成都龙潭总部经济城建立了建筑面积近十万平方米 ,可容纳约5000学生入住的天府“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在企业中办大学,在大学中办企业,实现了多少教育工作者“教育与生产劳动零距离相结合”的梦想。
总而言之,中国教育改革之风,吹遍天府的每一处角落,中国教育改革之花,正在天府校园盛开!(对原文有改动)